"南京大学-安特卫普大学语用学前沿研究系列讲座"成功举办

20231114日,"南京大学-安特卫普大学语用学前沿研究系列讲座"成功举办。本次学术活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与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艺术与哲学学院联合主办,由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研究所承办,来自中国、比利时、意大利、法国的百十余名专家学者与硕博学生齐聚云端,共享学术盛宴。

活动伊始,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何宁教授与南京大学-安特卫普大学合作项目外方负责人Mieke Vandenbroucke教授分别发表致辞,合作项目中方负责人陈新仁教授介绍了两校合作项目及各个讲座的主题。安特卫普大学Frank Brisard教授和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张翼教授联合主持了系列讲座的开幕式。

本次活动共邀请6位学者进行主旨报告,分别由南京大学张翼教授、汪闻君博士、宋玉龙博士、李捷博士、金颖哲博士、王怡康博士主持。六个报告的主题涵盖元语用意识、超语委婉语、不服从话语、粉丝身份话语、商务自夸、医生信任建构等,关涉语用学与形态学、语法学、韵律学、传播学、医学人类学等界面研究,内容精彩纷呈,听众反响热烈。

国际语用学研究会秘书长、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Jef Verschueren作了题为"自反性与元语用"的报告,系统回顾了以往学者对元语言活动类型和自反意识话语实践的解释方式,对当前话语研究中涉及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反思,并简要概述了未来研究的前景。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陈新仁教授的报告题为"中国社交媒体中超语委婉语的形态—语用界面研究",通过探究微博语境下网民消极超语委婉语的不同符号组合形式及超语实现方式,揭示了虚拟语境下选用超语委婉语的多重人际动因与语境考量因素。

安特卫普大学语言学系西班牙语和语言学副教授Pedro Gras作了题为"不服从话语的话语-语法-韵律界面研究"的报告,不仅对西班牙语非从属条件结构si引导的传统语法构式予以了全新解读,同时探索了如何在一个语言使用结构和网络的构式模型中整合韵律和话语。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张翼教授的报告题为"粉丝身份:从话语研究视角出发",以董宇辉与粉丝之间的互动为例,阐述了明星和粉丝兼具虚构性与真实性的关系是双方身份协商与互动的基础,解释了明星对于粉丝的影响,并揭示了语言使用者对于身份的"元语用"意识。

安特卫普大学语言学系Els Tobback副教授作了题为"基于法语语境对LinkedIn摘要和法国公司网站新闻稿中自夸话语的研究",通过结合自夸话语实现策略及其实现手段,重点研究了法语两种不同类型话语语境中的"自夸"话语现象。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助理研究员赵鑫博士的报告题为"从代际视角看中国医生-老年患者互动中的信任建构",探讨了医生信任话语的实现方式,融入了文化因素的讨论,并揭示了可信度建设的潜在因素,关照现实。

本次活动分上下半场,历时7个小时。期间,专家学者与其他参会学习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安特卫普大学艺术与哲学学院于2022年签署友好合作备忘录。本次学术活动是双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双方已成功合作培养双学位博士生。今后,双方将进一步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