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近现代历史上的技术革命与国家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


20221120日,"大国重器:近现代历史上的技术革命与国家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是《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的第一场论坛"人类文明新形态: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的大主题之下,本场聚焦于技术革命与国家建设进程中的"器"与"道"探讨它们如何构成大国崛起与国际竞争一个重要变量,又怎样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现代化模式和道路选择。论坛旨在搭建政治学、世界史、国际关系与区域国别研究之间的跨学科思考,推动国内学界对工业革命史、物质文化史、技术政治议题的先行探索与合作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凤阳教授,《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主任、副编审杜运泉,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本场论坛召集人于京东,《探索与争鸣》编辑部杨义成,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市委党校等十四位专家学者和近一百名学界人士在线参加了本次会议。

南京大学政治学科带头人张凤阳教授代表承办方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也对《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的长期大力支持,尤其是对青年学人的关爱扶持表示感谢。他在致辞中指出,国家建设是政治学的一个经典命题,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完成式,也可以看作一个进行时,而从任何一个角度看,技术革命要素的引入都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对前者而言西方开始的第一波现代化就始终离不开工业革命及其影响下的物质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后者而言,当代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仍是一场未竟的事业,而国家间的竞争和博弈也越来越聚焦于高科技领域,在未来的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包括大数据、元宇宙这样的新技术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是一个值得持久追踪和探索的问题。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主任杜运泉在致辞中表示,"大国重器"这场会议打响了今年全国青年学人论坛的第一炮,这是一个极具气势的主题《探索与争鸣》编辑部长期本着"与青年学人共同成长"的办刊精神,推出了一系列的青年支持计划,通过这些举措,编辑部也是在参与构建学术的共同体,不仅为青年学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平台,也为中国学术培养一批有潜力的学术新秀。

本次论坛共设置三场学术研讨和一场圆桌讨论。围绕着"近代国家的基础建设与物质文化观念""新科技革命、数字治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创新作为地缘政治与大国竞争中的变量"这三个主题,学者们作了精彩报告,在圆桌讨论中,对于如何推动学术研究从工业革命史到新技术政治学,学者们各抒己见对于会议听众提出的一些问题,参会者逐一予以解答。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杨义成和本场论坛召集人于京东最后进行了会议总结。围绕"大国重器"的主题,学者们分别从理论、历史、现实三大层面切入,融合了多种学科的方法,但始终聚焦于技术时代的国家建设这个主题。通过组织本场论坛,青年学人不仅希望从多个角度提出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深入解读,还旨在关切当下实际,关注国之大者,尤其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思考怎样在"道器相济"的结合下,探索更合理的现代化模式

21日的首届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暨《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开幕式上,于京东副教授还作为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分论坛召集人代表在线上发言。